文/ 张哲 臧新茂
弹无虚发的精准射击、行云流水的高空索降、炉火纯青的特种驾驶、干净利落的匕首操练……一帧帧惊险高能的超燃画面出自一群英姿飒爽的女特警队员们。一年四季风雨无阻的刻苦训练,不仅练就了她们精益求精的过硬本领,也练就了她们守护平安的坚强意志。
河北省石家庄市公安特警支队女子勤务大队成立于2022年9月,全队平均年龄不到26岁。两年多来,她们苦练本领、提升技能、锻造队伍,敢同男警“叫板”、敢与老警比拼,多次参与巡逻防控、安保安检、押解抓捕、安全宣讲等工作任务,实现了从“青涩女孩”到“警中木兰”的完美蜕变。
警徽添荣耀,巾帼绽芳华。2025年2月,女子勤务大队被全国妇联表彰为2024年度全国巾帼文明岗。
“既然选择了特警,就必须接受淬炼。自信而勇毅,坚韧而有力,是我们每一名队员入队以来收获的最宝贵财富。”女子勤务大队大队长白风灵说,“获得这个荣誉也必将激励我们,继续在平凡岗位上用忠诚、热血、青春、汗水书写女特警独有的精彩华章。”
苦练精兵,用汗水诠释铿锵无畏
3000米耐力训练跑、30分钟队列训练、匕首操、臂盾操、高空索降、八项障碍、射击训练、攀登、破拆,格斗、技能和力量训练……每天常规训练下来,磨破了靴子、磨坏了裤子、磨烂了手套都已习以为常,汗流浃背、受伤淤青更是家常便饭。
“我们首先是特警,其次才分男女。所以,男警能做到的事,女警一样能做到。要想达到和男警同样的水平,我们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白风灵说,“无论是射击训练、武装越野、八项障碍、攀登索降,还是参加各种拉练、反恐演练、挑战赛,都和男警同训练、同标准、同要求,从来不会因为自己的女性身份而降低标准。”
“砰!”
随着一声清脆的枪响,7米外正在燃烧的蜡烛火苗应声而灭……在射击训练场内,大队特战中队中队长蒋佳朗“百步穿杨”的精度射击技能让人叹服。
为了做到弹无虚发,蒋佳朗可没少下功夫。
刚参加训练时,蒋佳朗一度因为自己的问题太多陷入迷茫:拿枪姿势不对,手上力气太小,跟不上别人的节奏,一扣扳机就手抖……
“要想比别人做得好,就要比别人练得狠!”为了快速提高自己的技能,她每天加练举杠铃,拿着训练枪一遍遍过动作,“瞄准、击发、命中”在射击训练场一练就是几个小时,汗水一次次浸透衣衫……
经历过成百上千次射击训练后,蒋佳朗最终练成了百发百中的神枪手:“特警队伍的锤炼让自己的内心变得越来越勇敢、强大。”
在2023年的一次大型汇报演练中,队员陈可心主动报名了极限体能科目。这个科目需要和男队员们一起配合,进行高空滑降、跨越障碍、推行装甲车、翻滚400斤大轮胎、钻火圈、泥潭搏击、托举800斤原木等科目训练。
“你一个小姑娘,干吗那么拼?不怕吗?不累吗?再说了,你能做得到吗……”面对各种质疑声,陈可心没有犹豫,没有放弃,用一次次不知疲倦投入训练作出强有力的回应。
“在训练中,有无数个瞬间,累到喘不上气的时候,都是咬着牙忍着泪坚持下来的。”陈可心说,“特警是需要一种精神的!只有跟男警一个标准、一样的要求,才能满足实战需要,真正练就打赢本领。”
演练当天,突降小雨,场地湿滑,给整个科目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其中一个环节,因为湿滑的钢索,陈可心意外被队友撞击。她强忍着剧烈的疼痛咬牙成功完成所有演练科目。当任务完成的那一刻,她激动得泪流满面:“我做到了,我战胜了自己!”
对所有人来说,高空索降都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科目,对于女队员们来说,更是如此。
“站在6层楼高的边缘,畏惧情绪达到了顶峰,但最后我还是坚决地跳了下去。下降过程中,有时候一步也迈不动,一眼也不敢看,汗水不断地冒出来打湿衣服、头盔。”已经成为“空中飞人”的队员陈宇辉说起第一次练习索降的情形依然难忘,“恐惧是一种自然的情绪,它不能阻止我对突破自我的挑战。”
超越自我,突破极限。两年多来,女子勤务大队以高昂的士气、精湛的技能、过硬的素质、顽强的作风,升华淬炼成一群有狼性、有血性的“警中木兰”。
“铿锵玫瑰沁异芳,冰壶玉衡映丹心。向你们别样的青春致敬。”河北省公安厅副厅长、石家庄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梁昆对女子勤务大队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守护平安,用担当绘就忠诚底色
“一个女孩子,为什么要选择当特警?”面对别人的疑问,队员马子轩的回答说出了大队全体队员的心声:“因为我想证明,这身藏蓝警服穿在女性身上,一样能扛得起使命、守得住平安。”
女子勤务大队成立以来,始终践行特警使命,将自己锻造成关键时刻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的公安铁军,发挥社会面治安巡逻防控和应急处突的“尖刀”作用,保一方平安、服务一方百姓。
2024年12月31日,大队接到命令:为应对跨年夜的人流高峰,全体队员参与当天全市的街面巡逻防控任务。14时,大队全体成员按照部署分成三组,分别在热闹繁华商圈、步行街道夜市、演出活动景点等地开展巡逻。
当晚,石家庄市正定县南城门灯光璀璨,人声鼎沸,一场京津冀大型跨年联欢活动在万众期待中拉开序幕。
拥挤的人流中,全副武装、肩灯闪烁的女特警队员们成为最显眼的路标。“洗手间在哪里?”“演出区域在哪里?”“哪里能借充电宝?”面对游客的问题,队员谈琪琪和同事们耐心地一一回答。
“为了能更好地服务游客,我们提前把周边的线路都走了个遍,每条路的具体情况我们都提前摸排清楚了,不让游客走冤枉路。”谈琪琪说,那天大家在十几个小时的工作中,每一刻都高度警惕,眼睛随时在仔细环顾四周,搜索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
“民警同志,能帮我看下婴儿车吗?我抱着孩子去卫生间。”同一天,在石家庄市里一处繁华商圈附近巡逻的队员杨叶婷也接到了群众的求助。除了帮助群众,杨叶婷巡逻时看到人多拥挤的地方会及时提醒几句,看到堵路的共享单车会帮助摆放整齐,这种紧张忙碌一直持续到凌晨。
“穿戴好单警装备、全副武装巡逻在街头,内心的感觉完全不一样,有紧张感,有新鲜感,更多的是维护这座城市治安秩序的责任感。”杨叶婷说,“那天回到单位,已是凌晨2时,虽然很辛苦,但是那种用汗水和付出守护平安的自豪感让我久久不能入眠。”
默默守护万家灯火,更敢于面对利刃尖刀。
2023年春节前夕,大队接到紧急任务,迅速派员支援在逃犯罪嫌疑人的抓捕工作。第一批队员立即集结列队出发,所有人在路上才对任务有了初步了解,这是一名随身携带凶器的犯罪嫌疑人,目前已经躲进一片密林企图逃跑,必须快速搜索将其抓获。
“因为有一定的危险性,我们女警都是和几名男警分成一组。”队员高新怡说,那天从15时开始,一直在树林里进行地毯式搜索,杂草、窝棚、土坑一个都不能放过。天亮的时候还好说,等天完全黑下来了,只能打着手电,一点点往前摸着走。
“抓到了,大家可以收队了!”20时15分,带队的领导通知大家结束任务,犯罪嫌疑人在另一个方向被成功抓获。
“终于松了一口气,这次真的体会到了公安工作的不易。”队员张若彬说,因为时间紧迫,大家都没有吃晚饭,连续作战加上紧绷的神经,对每个人都是不小的挑战。
每年6月,一年一度的中考、高考时间,也是女子勤务大队全体上岗护考的时刻。她们同其他警种民警一起组成多个护考队,多角度开启安全保障勤务模式,严密考点周边秩序,确保考试期间万无一失。
“在家长们的眼中,我们是孩子们取得好成绩的安全保证。”队员吴福星深有感触地说,“顶烈日、冒酷暑,全副武装站好护考任务的每一班岗,虽然衣服很快就湿透了,但是能为考生和家长做好服务,我们无怨无悔。”
前进的每一步都凝聚着汗水与泪水,成功的每一刻都闪耀着坚持与勇气。
截至目前,女子勤务大队累计出动警力5000余人次,帮助救助群众86人次,收获锦旗、感谢信9面(封),累计执行抓捕、押解任务20余次,抓捕犯罪嫌疑人35名,押解犯罪嫌疑人310名,参加安保任务180余次,以“零失误”的工作成果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
服务人民,用真情谱写初心使命
“同学们,生活中一旦遇到危险,大家要作出哪些反应?如何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保护咱们的法律法规有哪些呢……”2月25日下午,队员蒋佳朗来到一所小学,主讲了一堂以保护自身安全为主题的校园安全公开课,通过情景模拟、实战演示、现场答疑、发放宣传单等方式,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沉浸式教学。
定期进校园开展安全教育是石家庄市公安特警支队“红色贝雷巾帼志愿服务队”的一项重要日常工作。“红色贝雷巾帼志愿服务队”于2023年6月正式成立,成员均为女子勤务大队队员,通过开展法律宣传、爱心帮扶、纠纷化解、警营开放等各类公益活动,让更多的老师同学听到“特警声音”、感受“特警力量”。
“成立伊始,我们就确定了关注校园安全、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宗旨。”副大队长王天悦说,截至目前,服务队累计65次走进中小学,通过安全进校园活动开展警务技能展示、体验特警装备车辆,通过校园安全公开课活动宣讲“防校园欺凌、防火灾、防溺水、防交通事故”等“四防”安全公开课63场,受众师生1.8万余人,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赢得了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和充分肯定。
“通过警官姐姐的讲解,我们深刻认识到了校园欺凌的危害,学会了如何预防和应对这种情况。这不仅仅是一堂课,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和成长的启迪。我们敬佩警官姐姐的勇敢和力量,也明白了不分性别,每个人都能成为保护他人的英雄。”2024年11月,一名叫子萱的五年级小学生听了校园安全公开课后,专门给大队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感谢信。
以法治力量守护“少年的你”,用警校联动共筑安全防线。“红色贝雷巾帼志愿服务队”围绕讲好“安全课程”创出“特警品牌”活动目标,主动联合石家庄市公安局、妇联、各县(区)教育局、石家庄市青少年安全成长协会等10家单位共同开展校园安全志愿服务活动,服务队的知名度、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顶顶贝雷帽,朵朵小红花。女特警队员们不畏严寒酷暑,晒不蔫、冻不透,只管坚强而热烈地盛开。在别人眼里,她们是训练时的“女汉子”、是实战中的“守护神”、是讲台上的“知心人”,但对她们自己而言,她们也是女儿、是妻子、是母亲。因为肩负的责任与使命,她们无法给予亲人更多的陪伴。
去年8月,大队接到紧急任务,需要立即赴异地参与执勤任务。队员范露楦是一名两岁孩子的妈妈,看着牙牙学语的孩子,心里有万般不舍,但还是毫不犹豫地随队出征。
“临行前我抱着孩子亲了又亲,眼里充满泪水,心里满是愧疚。”范露楦说,“我是一个妈妈,但同时更是一名特警,我想孩子长大后会理解妈妈的……”那一次任务持续了81天,每天休息时她都会跟孩子进行短暂的视频,用小小的屏幕传递着深深的思念。在“小家”的体贴与支持下,任务顺利完成。
“面对艰苦的训练、急难的任务、严明的纪律,虽然大家脸庞变黑了、皮肤变糙了,但大队全体成员没有一个人叫苦、没有一个人叫累,更没有一个人掉队!”白风灵说,特警的烙印,会永远激励着大家奋勇前行!
一路乘风破浪,一路繁花似锦。
两年多来,女子勤务大队收获了磨砺和成长,也收获了战果和荣誉。大队曾获评2023年度河北省三八红旗集体、连续三年获得石家庄市公安局“妇女工作先进集体”荣誉、连续两年被石家庄市公安局授予集体嘉奖;5名队员荣立个人三等功,8名队员荣获个人嘉奖,1名队员荣获“优秀共产党员”。■
【作者简介】张哲、臧新茂,河北省公安厅宣传处。
(责任编辑:古静)
编辑:现代世界警察----石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