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张景周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诗圣”杜甫在诗中描绘了十三朝古都洛阳“开元之治”时的盛景。河南省洛阳市公安局洛龙分局开元路派出所辖区位于今天的洛阳市政治核心区,其“开元”之名,寓意“继往开来、创新纪元”,延续盛世光景。辖区面积4.2平方公里,实有人口56713人。辖区内有市、区两级政府、检察院、法院等23家党政机关。
近年来,开元路派出所锚定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目标,创新“四个三”工作法,高效服务辖区群众,有力保障了辖区的安全稳定。
第一个“三”:坚持“三个强化”,激发党建引领的“第一动力”
一是强化思想引领。派出所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把“五星党支部”创建与“派出所主防”相融相促,不断打牢思想根基。
二是强化政治引领。派出所坚决扛起“为党分忧、为民解难、为法护航”的政治责任,把党建思维延伸到日常工作中,不断强化对日常业务工作、管理工作的政治引领。
三是强化组织引领。派出所充分发挥所长、社区民警进办事处、社区党组织任职的优势,努力做到社会治理推进到哪里,党建工作就跟进到哪里。
第二个“三”:紧盯“三个立足”,延伸感知风险的“第一触角”
一是立足社会防线更严密。派出所坚持屯警街面、动中备勤,建立完善“防控网格”,最大限度地将警力投放到街头路面。同时,创新社会力量动员方式,组建社区警务团队,将“震慑、快反、防范、服务、展示”五大效能落到实处
二是立足警务实战更灵敏。派出所深入推进“无黑”“无毒”“无诈”“无访”等多种形式的平安创建活动,将电信诈骗防范宣传融入警务工作全过程,全面加强对各类风险隐患的前期处置,初步实现了由被动保平安向主动创平安的转变。
三是立足要素管控更精准。派出所推行“查控清”机制,大力推进治安要素管控工程,依托网格员、楼栋长、治安积极分子在辖区成立治安信息员队伍,不断延伸要素管控的触角。
第三个“三”:规范“三个流程”,打造化解矛盾的“第一阵地”
一是规范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流程。派出所建立工作例会、首接负责等制度,明确在受理、取证、移交、调处、反馈等环节的职责任务,确保矛盾纠纷在基层得到及时化解。
二是规范分类联调工作流程。派出所完善“12345”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加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对尚不违反治安管理的小纠纷、小矛盾,一般性的矛盾纠纷,法律关系复杂、涉及多个部门的矛盾纠纷和有重大影响的矛盾纠纷,分别由社区调解员、议事会、警企民联调会、政法机关联调会进行调解。
三是规范跟踪走访工作流程。派出所通过建立“家庭档案”“家暴档案”,按照“谁调解、谁负责”的原则,最大限度地稳定当事人情绪,巩固调解成果,确保做到“矛盾不上交”。
第四个“三”:实施“三个推进”,擦亮服务群众的“第一窗口”
一是推进预约服务。派出所秉承“群众第一”理念,认真履职尽责,不断完善户籍窗口便民利民各项措施,积极开展周末和节假日预约服务,用真情服务密切警民关系。
二是推进物品保管制度。派出所社区民警在工作中发现经常有群众忘记锁车,导致电动车、摩托车丢失。为此,社区民警辅警在下班高峰时段和物业公司工作人员一起对各小区进行巡查,发现未锁车辆第一时间推到保安室进行临时保管,并拨打110进行报备,避免群众因大意导致车辆丢失。
三是推进失物招领制度。派出所与洛龙区城市管理局联系,将辖区3000余名环卫工人发展成为失物招领志愿者,建立了失物招领微信群。环卫工人在工作中发现遗失物品,及时将信息发到群里。民警通过相关平台查找失主联系方式,通知失主及时领取遗失物品。
近两年,开元路派出所调处矛盾纠纷成功率均达到了99.3%。民警对接帮扶的17名问题未成年人全部迷途知返。派出所探索情节轻微违法嫌疑人员参与社区服务和平安建设的“相对不起诉工作”,让他们在社会实践中自觉遵法、守法、护法,成为全国试点。
2022年,开元路派出所被洛阳市公安局授予“五星党支部”,荣获市公安局“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称号;2023年,先后荣获洛阳市“工人先锋号”称号、市公安局“先进基层党组织”,被省公安厅命名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在“豫筑平安”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中荣立集体二等功。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开元路派出所全体民警辅警坚持不骄不躁,从小事做起,继续以实际行动和扎实效果展示新时代派出所工作的新担当、新作为、新形象,努力为古都绘出共建、共治、共享的警务工作新景象。
(作者系河南省洛阳市公安局洛龙分局开元路派出所所长)(李会军 韩锦旗 整理)
编辑:派出所工作----石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