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米的个子,壮实的身板,留着板寸,常年戴一顶遮住半张脸的帽子;无论是骑着摩托车驶过大街小巷,还是在街角或市场步行穿梭,走进人群就找不着踪影,犹如一滴水、一片浪花融入大海……他就是江苏省连云港市公安局海州分局巡特警大队副大队长姜涛。
自2012年加入便衣队以来,姜涛和20名队员共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一千八百余名,仅他这个组,五名队员平均每年抓获违法嫌疑人220名。一次次在茫茫人海中查找线索,一回回在跟踪守候里暗中较量,他用热血与热爱收获了多项荣誉,也赢得百姓的真心赞赏。
便衣的经验:耐心“熬”过嫌疑人
2000年,姜涛毕业于南京一所高校的政法专业。有着英雄情结的他以全市第二名的成绩考进公安队伍。
2004年,姜涛调到当时的新浦分局刑警大队重案中队。2012年,姜涛转岗到当时的新浦分局巡特警大队便衣中队。
刚转岗那会儿,好多朋友不理解,问他干吗要去当只能“躲在暗处”的便衣?姜涛没多做解释。在他心中,不管哪一个警种,初心和目的都是一样的,只不过便衣工作可能更枯燥而已。
而姜涛所说的枯燥,是便衣警察的基本功——伏击守候。
2015年5月开始,连云港东海及市区等地接连发生多起盗窃摩托车案件,警方通过现场勘查、视频监控进行串并分析,判断为两名分别戴黑白头盔的男子所为。他们实施盗窃前共骑一辆摩托车,盗窃成功后各骑一辆逃走,反侦查意识强,被称为“黑白双煞”。
根据上级公安机关的信息研判指令,姜涛和队员们坚持日夜蹲守,这一蹲就是十几天,“黑白双煞”却一直不见踪影。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后的5月,“黑白双煞”再次出现在闹市区。得到消息后,姜涛经过一番精心安排,带领四名队员骑着摩托车一路跟踪。考虑到行人车辆川流不息,不便于实施抓捕,便继续跟踪伺机抓捕。
当跟随至人车稀少地段时,姜涛加速超过嫌疑人车辆,装着边骑车边打电话,同时从倒车镜中观察嫌疑人,欲堵住其逃跑路线。
此时,对方突然加速逃跑。为防止嫌疑人逃脱,姜涛直接调转车头正面堵截,只听“嘭”地一声,双方都重重倒在地上,戴白头盔的嫌疑人刚欲爬起逃跑就被姜涛一把抱住。紧跟而来的便衣队员将另一同伙制服。后经审查取证,姜涛这一撞破获近年来东海、灌云、海州等地盗窃摩托车案件四十余起。
“便衣抓现行讲究的是人赃俱获,如果过早地交手、没有证据,嫌疑人可能就会从眼皮子底下溜走,再想抓就更困难了。只能靠蹲守,等待时机成熟再实施抓捕。这其实就是‘熬’。通过熬时间,与嫌疑人比耐心、比智慧,寻求抓捕时机,力争取得人赃俱获的最佳效果。”经过长期便衣工作的历练,姜涛用丰富的工作经验破获了许多大案要案。
警察的本能:毫不犹豫冲上去
2016年12月至2017年1月,市区多家沿街店铺遭遇盗窃。经多方侦查,最终锁定嫌疑人为赵某,并获知其居住在市区的某小区附近。2017年1月19日下午5点多,蹲守了十多个小时后,姜涛和四名队员终于发现了嫌疑车辆的踪迹,便迅速跟上前去准备实施抓捕。
此时前方刚好是一个红灯路口,趁赵某停车等候之际,姜涛等人迅速包抄过去。姜涛一手亮起警官证,一手欲打开车门。
此时,赵某不但将车窗上锁拒不下车,甚至还打转方向盘欲从侧面逃跑。不及多想,姜涛挥起右拳砸向赵某的车窗玻璃。一下、两下、三下……就在赵某惊呆的刹那,一只流血的手已从洞口伸进车内打开车门,迅速将其制服。
“那时候是下班高峰啊,一旦他丧心病狂地冲出包围,肯定会对周边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当时我也没多想,举拳就砸向车窗玻璃。后来想想,哪来那么大劲儿,一下就砸出一个洞来,哈哈……”说起当时的场景,姜涛摸着板寸哈哈大笑起来。后经诊断,姜涛的右手血管断裂,缝了31针。
这几年因执行任务受了多少伤,姜涛已经记不清了。
“疼,但我顾不上那么多,更不能撒手,如果我再让他们跑了,老百姓又该‘心疼’了。”姜涛坦言:“抓捕时几乎都是贴身肉搏,受伤有时是避免不了的。特别是抓捕贩毒人员,难免会遇到拼命反抗的亡命徒,但我是队长,危险面前必须冲在最前面。”
7月18日一早,带队在外作战一夜抓获五名吸贩毒嫌疑人的姜涛刚躺下,就被急促的手机铃声惊醒。电话中,他得知贩毒逃犯郭某被发现正在家中,这次抓捕机会稍纵即逝。
顾不上休息,姜涛立即带领三名便衣队员赶到郭某家中将其抓获。
……
(摘自《法制日报》 2017.11.19 丁国锋 罗莎莎 闫涛 文)
……
详见本刊2018年2期
编辑:警察文摘----石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