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机器聪明了,人们还会勤于动脑吗。
电脑手机用得太多,书写退化逐渐成为常态。现在甚至连手打输入都能省去,亚马逊等公司推出的智能音响,人们只需动动嘴就能下达指令。
设备越来越方便,越来越智能,不过作为使用者的人,似乎被娇惯得越来越笨了。
智能设备重构思维方式
近来,不少人使用苹果最新款手机时,为了挑战最新的面部识别解锁功能,会对着手机屏幕摇头晃脑,龇牙咧嘴。如果发现某个角度能骗过手机,就会像发现了宝藏一样开心。
这种和手机比智商的事,站在第三方的角度看很容易归结为一种“愚蠢”的行为。更严重的是,不止一个人做出了这种“反智”的举动,这种群体性行为让人们对自身的聪明程度开始有了焦虑感。
或许不是人变笨,而是机器太聪明了。当人工智能“阿尔法狗”在围棋这样的纯智力游戏上横扫人类顶尖棋手后,人类的智力就受到了打击。最近推出的新一代“阿尔法狗”干净利落地零封其“前辈”,更是一记“神补刀”,让人不得不承认,在某些方面机器确实比人聪明。
更何况智能设备比人聪明的领域可能会越来越多,甚至可能出现新的摩尔定律。而聪明的机器会让人产生严重的依赖,人们几乎每时每刻把它放在触手可及之处。比如,现在智能设备的用途不计其数,人们通过应用程序获取信息,接收消息,一天内多次被各种通知、推送提醒……智能手机已经成为随身的信息库,能记录并发送文字、声音和图片,这些基本的信息载体界定了人们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
在盖洛普2015年进行的一项调查中,超过半数的人表示,他们不能想象没有智能手机的生活。两年过去了,随着智能设备更加神通广大,对其有依赖情节的人的比例更高。
智能设备对人们注意力的掌控度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也形成较大的影响,包括一些负面影响。研究表明,随着大脑对技术的依赖程度不断加大,人类的智力相应地被削弱。
近十年来,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认知心理学家及营销学教授安德里亚·沃德一直在研究智能手机与互联网如何影响人的思想和判断。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使用智能设备,甚至只是听到手机电话铃声或震动,都会分散注意力,导致人们集中于某项难题或工作的难度加大。而注意力的分散对人们的推理能力和表现构成了障碍。
《试验心理学》杂志发表的一项涉及166名调查对象的研究发现,当人们正在应对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时,如果电话铃声响或者振动,不论是否查看手机,他们的注意力都会出现摇摆,工作效率也会降低。
另一项针对41名智能手机用户的研究结果表明,如果人们听到电话铃响但不能接听,他们会血压骤升,脉搏跳动加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下降。
……
(摘自《三联生活周刊》2017.28 马凌 文)
……
详见本刊2018年3期
编辑:警察文摘----石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