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社长致辞 | 出版社简介 | 帮助中心 
      高级搜索
访问群众出版社

我们对解决当前社区防范中存在问题的几点对策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9/2/13 15:52:18
浏览次数:16859  

  杜啟雄/文

  社区安全防范我们有许多值得推广的经验和做法,在这里就不说了,只谈谈我们广州荔湾公安分局当前社区防范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是社区防范主力军——社区民警存在不在岗不在位现象。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是个别派出所没有彻底执行市局和分局关于社区民警脱离行政组值班工作制度,仍存在抽调社区民警回所值班或“变相”值班现象,社区警力没有真正前移到社区。另一方面是部分派出所对脱离值班后的社区民警未能有效管理起来,完全依靠社区民警的自觉性开展工作,导致整体工作进展缓慢。
  二是社区“人防”——群防群治力量薄弱。主要表现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发动群众自愿参加的群防群治模式,在经济改革发展的今天,逐渐弱化、萎缩,而有关单位和民警没有正确对待,仅将其归咎于“无钱难办事”,工作中存在推卸、畏难情绪,对上门征收治安联防费、做好群众工作、挖掘资源等需要下苦功、收效慢的长期性工作不主动、不坚持,导致社区“人防”力量薄弱。
  三是社区“物防”——围院式管理“坐等支持”心理严重。主要表现在:2007年9月,分局重点部署围院式管理物防建设工作以来,受到了一些非议,个别基层单位推进不力。春节后,分局户政科摸查该项工作的经费缺口,各派出所上报总额竟达4000多万元!仅从这个数据就可见工作中存在着依赖性和不作为思想,坐等支持、坐等拨款。如果所有部门、所有民警都依靠拨款才开始工作,我相信公安机关社区警务建设到现在仍只会停滞在硬件建设初始阶段,根本无法发展。
  四是社区防范严密性不足——重点部位和重点对象的动态管控存在漏洞。主要表现在:出租屋外来人口管理几乎完全交由街道收费、办证,公安部门治安管理责任脱节,高危人员未能及时纳入视线。2007年年末,全区高危人员列管240人,仅占全区总流动人口的0.17%,平均每个社区才有1.2人。对高危人群缺乏管控,即使建成了防范网络,也存在漏洞,犯罪分子仍可在网络内“活动”。
  五是社区防范针对性不足——社区民警收集和研判信息能力不强。主要表现在:社区民警对维稳信息的收集、对警情信息研判的能力不强,仍存在比较普遍的按老办法办事,仅凭个人印象或个别群众的反映情况去断定社区防范重点,导致防范措施未能及时调整落实到最关键的时间、空间和人物上。
  解决我区当前社区防范存在问题的实用性对策:
  首先充分认识社区防范重要性和艰巨性,彻底执行社区民警脱离行政组值班制度,并对脱离值班后的社区民警有效管理起来。一是提高派出所所长思想认识高度。虽然由于各地警力限制,省厅在2008年的“三基”工程建设考核中也作了“每个警务室配备专职民警1人以上”的变更,但我们仍可从中体会到,占分局总警力8.4%的202名社区民警所承担的内街防范任务占全区总面积比重大,压力大,任务艰巨,即使脱离了行政组值班也并不轻松。基层派出所所长要彻底改变短视眼光,从更高更长远的角度看问题,坚决执行社区民警脱离行政组值班制度,确保社区警力真正下沉。二是以《工作日志》督促派出所分管领导组织和管理好脱离行政组值班的社区民警。社区民警脱离行政组值班决不等同于脱离派出所管理,相反,对脱离行政组值班的社区民警更应加强组织和管理。当然,这种组织和管理不是传统的“点名、签到”简单方法,而是要“放得出去、收得回来”,而且“收”、“放”时间适合,充分发挥弹性上班机制的优势。三是量化强化分局职能部门的督促指导职责。发展职能部门在分局层面管理中的中枢作用。如在近期工作中,就要突出社区防范的督导,将重点放在社区民警在岗在位和社区防范建设进展上,对凡不能坚决执行脱离行政组值班制度,不能落实每周下社区20小时和每周三上午接待时间的单位和民警,视为原则问题,交由分局督察部门处理,严格管理。
  其次指导社区民警抓住社区防范“三维”构成的关键,全面发展“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努力在每一个社区构建防范网络。社区防范是整体、立体、综合性的工作项目,仅靠一个民警的巡逻守护,根本无法保障重点时间、重点部位的防范到位;社区防范网络是“三维”立体构建,仅靠“人、物、技”中的其中“一维”建设,无法形成网络效应。在“三维”构建中:一是要以争取辖区内政府机构和内保单位治安力量的指挥权为目标,做强社区防范“人防”力量。二是以主动作为思想为主导,力争“围院式”管理覆盖率100%,发挥系统性“物防”建设效应。三是以“三基”工程建设为良机,加快“技防”发展,提高社区防范科技应用水平。
  (作者系广州市公安局荔湾区公安分局副局长)





编辑:派出所工作----石虹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方 式

Copyright 2007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南里甲一号  邮编:100038    出版社位置地图
出版社电话:010-83905589  010-83903250(兼传真)  购书咨询:010-83901775  010-83903257
E-mail:zbs@cppsup.com   zbs@cppsu.edu.cn
互联网地址:www.cppsup.com.cn  www.phcppsu.com.cn